《搞定I》读书笔记·收集资料
收集,指寻找和搜集一切材料(“未竟之事”),暂时全部放入工作篮中(一个“存储器”中(工作篮)。之后再确定其是什么问题(本质和意义),如何处理和解决(下一步行动)。
收集的目标。把所有关心的事情收集起来,清空大脑。在彻底完成收集工作后,再进行处理。避免在收集阶段对事物进行判断、甄别、研究。
成功收集的3个必备条件:
- 确保收集一切必要的事情,存储在大脑之外。
- 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,够用即可。
- 定期清空,确保其有效性。判断事务的本质,应该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推动它的发展。如果无法立刻完成,整理到管理系统中。
收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
- 外在收集。搜索外在环境,把未完成、未开始的工作收集起来。例如办公桌、抽屉、柜子和台子表面、内部、地板、墙壁、书架,设备、家具、设施,其他地方。
- 内在收集。搜索大脑,寻找相关事项,不要遗漏,参考“引子”清单(P151)。可以使用白纸辅助,每张纸只写一件事。
把所有材料全部收集到“工作篮”中,通常需要花费1-6h的时间。
不应该收集的东西。有日用品(日常经常使用的)、参考资料(例如软件说明书等)、装饰品、办公设备。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,有些需要整理的东西也可以收集。
收集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有:
- 东西太大,无法放入工作篮。用提示信息代替。在笔记上标注时间是一个好习惯。
- 资料太多,工作篮放不下。只需要把资料和其他物品区分开即可。
- 立即扔掉明显的垃圾。
- 避免掉入打扫和整理的误区。打扫和整理的误区是指什么?
- 把任务清单、计划手册上的内容放入工作篮。
- 尽量不要处理遗忘的“紧急事件”(不要行动)。
随着生活和工作变得日益复杂,采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手段来捕捉想法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,要让收集工具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
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.0 进行授权